智能电子 看的多买的少
智能电子概念受热捧
在搜索引擎中输入“智能电子产品”,搜索结果多达51,500,000项。其中不仅仅是满足所有人的生活需要,甚至开始有了分类。有专门针对老人设计的有实时监测老人行动功能的地毯、监测老人痴呆症的建筑、关注老人血压健康的全自动血压计,也有专门针对孩子设计的电动橡皮擦、电动卷笔刀、智能翻译笔。
而关于普通人的设计就更多了——厚度仅仅6毫米的世界上最薄的平板电脑,能通过智能手机,远程设置温度、预约煮咖啡的时间的互联网咖啡机。能测量佩戴者的腰围,在合适的时机提醒佩戴者快去减肥。它还能在佩戴者坐下来的时候自动放松,在站起来的时候自动收紧腰带。具有睡眠和运动监测功能,续航时间最长8个月,在水深30米处也能正常使用的可穿戴手表。行走速度最高可至时速11公里,可以连接在鞋底上的电动轮滑。不用一遍遍地取、脱、换、穿衣服,就可以看到真实的3D试衣效果的虚拟试衣间。能够将配料变成半成品的食物打印饼干的3D打印机。五花八门的智能电子产品,简直让人目不暇接。
然而,在这种目不暇接的背后,消费者对这些东西似乎并不太感冒。近日,走访本市几家大型的电子产品商场,发现除智能电视外,智能冰箱、智能空调、智能洗衣机等一些冠以“智能”名号的产品都是问的多买的少。而上文中提到的那些“高科技”电子产品更是无人问津。
成本高 玩不转 市场遇冷
关于智能电子产品市场为何低迷,天津装修网表示,归结起来,大概有几个方面的原因。
首先,网上和市场上宣传的智能电子产品虽然种类繁多,功能先进,但都是以一些个体甚至是实验体存在的。这些电子产品大多数都是各家自成体系,并没有统一的标准。这样一来,就造成了各个企业和厂家生产出来的智能电子产品不能兼容,有的用户买回去,就是一个“看起来很美”的摆设。
其次,人们把智能电子产品买回家,就是看中了这些产品的舒适性和便捷性。但是现在市面上很多智能产品的实用性比较差,操作起来也很复杂难懂,缺乏人性化设计。这样一来,用户在大多数智能电子产品中体验不到智能化高科技,相反有些智能系统反而给日常生活带来了不便,于是只能置之不用了。有的会告诫周围的朋友,不要购买这类不会玩儿又搞不懂的产品。
另外,智能电子产品由于其本身的科技含量、制作成本和宣传噱头,一般标价都比较高。这本身就让不少用户觉得难以接受。更何况,不少产品买回去之后,还需要定期进行维护、升级、修理。这样一来,又增加了不少成本。一些使用过智能产品的市民告诉笔者,有些东西,买回家安装都需要一大笔费用,这些费用加在一起,就吓走了很多消费者。
智能产品应回归理性
智能电子产品“圈内热,圈外冷”已经被公认为是一个现状,而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智能电子产品本身的不成熟。在这种前提下,对于智能电子产品是否还应该继续开发的问题,一些业内人士展开了争论。
一些人认为,在2015年智能电子产品仍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领域之一。但与此同时,也有部分人对此并不看好。他们认为,对于消费者而言,有些智能电子产品适用人群太窄,并不吸引人。
而事实上,在很多人看来智能电子产品的存在已经无可争论,需要关注的应是回归到产品本身,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。“与大多产品不一样,智能电子产品需要同时关注‘量’与‘质’。即回归产品本身的智能电子产品还要注重产品的质量,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应有出色的功能和良好的体验,这一点也至关重要。”从事IT产业多年的谢先生这样说。
值得一提的是,智能电子设备之间还有一条“线”需要重视。智能电子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各类智能设备的集合体,但设备之间需要实现互联来完成信息交互,而互联的方式就是有线或无线的通信协议。合理的通信方式有助于智能电子设备快速、稳定的运转,实现系统化效果,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。
同时也有业内人士认为,整个智能电子产品行业存在的问题并不是单个产品、单个系统甚至单个企业可以短时间内解决的,需要整个智能电子行业花费时间精力,联合起来探索解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