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津装修网了解到,自楼市调控以来,本市二手房交易量不断下滑。但很多买房人却发现,一些热门地区的二手房价仍居高不下。有急于买房的市民听从个别房产经纪人的建议,在合同上做手脚。
为降首付款虚抬房子成交价
市民葛先生想给父母改善居住条件,不久前通过中介机构看上了一套较理想的低楼层二手偏单,但他的首付款仍有数万元缺口。这时中介人员“热心”帮忙,建议他和房主签订两份“分价”合同,也就是在拿给银行和房管部门的合同上标高成交总价,这样可以申请更多贷款,以降低首付压力。在买卖双方的另一份补充合同上,再写明真实价格。中介表示一定按照真实价格收取手续费,不过国家规定的税收要按那份“官面”的高价合同缴纳。某专业人士暗访市场发现,确实有一些房产中介人员表示能帮忙操作“分价”合同。据他们介绍,以往有交易方想降低税负,通过“分价”合同虚标低价,但是难过房管部门的房价“评估关”。据天津装修网了解,而去年二手房价遭遇暴涨行情,今年降幅释放比较缓慢,高价过户并不会遇到评估问题。
弄虚作假吃亏的是买房人
而事实真如中介表述的那么美好吗?准新人孙先生却因此吃了大亏。他看中了一套位于地铁一号线沿线的二手房作为婚房。和房主商议后成交价格为168万元。他和未婚妻来津工作不到三年,积蓄不多,家人支援能力有限,首付款仍存在近10万元的缺口,这时中介建议他们和房主商量做出“分价”合同,将成交合同的房价标高到190万元,多申请些银行贷款,就补上了首付款的缺口。于是他们和房主就照此操作,还按照实际房款168万元缴纳了中介服务费。但是没想到在等待贷款过程中,房主突然翻脸,要求必须按照虚高的190万元成交。双方最终走司法途径来解决纠纷。法院审理时认定,两份合同有冲突,而标有真实价格的补充协议无效。在调解阶段,双方各退一步,最终认定的成交价为178万元。孙先生不仅多支付了10万元房款,而且因为没有证据显示“中介存在明显恶意”,没有拿到中介退还的手续费。
一些房地产业内人士指出,这种案例都显示了买卖双方的真实意愿,中介经纪人既没有恶意串通任何一方,又没有协助偷逃税款,出现纠纷后,中介确实可以脱责。天津装修网还了解到,有统计数字显示:今年7月,天津二手房成交套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六成多。一些经纪人为了完成业绩,不乏投机取巧之举。这种虚高房价合同交给银行,其实是一种骗按揭行为。本市金融人士也呼吁,经纪人就同一房屋签订不同交易价款的合同提供便利时,应被行政管理部门予以严厉处罚,建议将所在中介机构列入“信用黑名单”中公示。而广大买房人也不要被忽悠,以免造成损失。
相关新闻
津城8月首周新房量价齐跌 新区二手房受关注
据天津某专业市场战略中心统计,在刚刚过去的8月首周里,本市新房成交呈“量价齐跌”态势,二手房成交则呈“量涨价跌”态势。
8月首周,本市新房成交27.1万平米,环比下降12%;成交均价为15695元/平米,环比下降3%。与此同时,本市二手房成交则呈“量涨价跌”态势,其中成交1369套,环比上涨22%;成交均价为9136元/平米,环比下降16%。某专业人士通过一些专业平台搜索发现,8月首周滨海新区二手房的搜索热度很高,其中以大港、天津开发区的二手房搜索热度最高。
(来源:北方网)